|
|
|
【關(guān)閉本窗口】 |
發(fā)言人 我的美麗胡子 發(fā)信 發(fā)帖:157 回復:789 注冊時間:2004-02-23 08:27:12 |
想念雨生 還記得嗎,那年少時候的萌動;還記得嗎,那青春時期的憧憬;還記得嗎,那曾經(jīng)我們所愛的人……  進入秋天,天氣也開始涼了起來,雨也下的多了。于是,不由的,又想起了那個人--和雨脫不了關(guān)系的孩子--雨生。窗外細細的雨絲,似乎也帶著一絲絲的憂愁,在懷念著什么人。我又打開了電腦,續(xù)寫著關(guān)于他的故事……  沉浸于音樂中的雨生,似乎總能給人以驚喜。或充滿激情,或含情脈脈,或奔放,或委婉。打開他的音樂之門,就如同進入了色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在那里,人與人相互友愛,沒有戰(zhàn)爭,沒有紛擾,沒有悲傷,沒有痛苦……這就是雨生的世界-- 一個音樂的烏拖邦;在那里,沒有名利,沒有應酬,沒有負擔,沒有壓迫……這就是雨生的世界-- 一個理想的桃花園。  我想,這樣的世界是不會存在;我想,這樣的世界他卻一直在追求。  冷靜下來聽雨生的歌,沒有對愛情的無休止的詠唱,沒有對失戀的無止盡的嘆息,里面蘊涵的更多的是人生的哲理,是年輕的拼搏,是未來的追求,是生活的向往……  那個只想像現(xiàn)在這樣的唱歌,只想像現(xiàn)在這樣的活著的男孩,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能給我們唱歌聽了,只給我們留下了值得永遠去追隨的音樂…… 那個只想一天到晚游泳的魚,這一夜睡不著的男孩,現(xiàn)在已經(jīng)靠在了岸邊,安安靜靜的睡下了……  那個我呼吸我感覺我存在,愛從不輕易的來的男孩,現(xiàn)在拋開了世俗的困擾,離開了我們大家……  第一次看見張宇飛,以為他就是雨生。外形,聲音,都好像!可是,怎么會呢? 雨生已經(jīng)不在了……每一次對自己說,他幾經(jīng)不在了,心就會猛的抽痛一下,又像用刀字割下了一部分似的,F(xiàn)在,七年后,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了……不愿意習慣的習慣……  不知道你在看雨生照片的時候,是否注意過他的眼睛。里面除了稚氣的微笑,還有別的什么東西……是什么呢?讓你的微笑里有了一點苦澀。是什么呢?讓你的青春里有了一絲惆悵。是什么呢?讓你本該放手搏擊的雙臂多了一份重擔?傆X得,你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成熟, 少了一分放蕩。在你走的短暫的人生道路中,你做的很多很多,留下的遺憾也很多很多,F(xiàn)在,我們想為你做點什么。 雖然沒有你的在音樂上才華,雖然沒有你對人生感悟的  透徹,我們還是想為你做點什么。什么都好,只為讓大家記住你,只為讓更多的人來想念你。所以,今天,我寫了這篇文章,來記敘你的人文思想,你的音樂理念,來表達……我們是多么的想你……雨生…  永遠的哥哥張國榮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劃上了46歲的人生句號。歷盡二十五年的藝人生涯,Leslie仿佛是一個不老的傳說。有關(guān)張國榮的東西,永遠蘊藏著美麗得令人動容的魅色迷夢。當你嘗試體驗他從七十年代到新世紀,不斷的演變和驚喜,時到今日仍讓人感到如此年青及充滿魅力,你會明白他是當今香港唯一能夠跨時代的“萬人迷”。 永遠的鄧麗君  2003年5月8日,一個逝去經(jīng)年的名字重被人們所記起,這個名字代表著印刻在華人記憶深處的心靈史,一段用歌聲鑄就的慰藉。這個人就是鄧麗君,這一天是她逝去八周年的忌日。這一年,是她誕辰50周年。  在這一刻,我們開始回憶這個名字與她所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用音樂所鑄就的歷史與現(xiàn)在。  在華語歌壇上,鄧麗君是一個傳奇。她的歌有一種讓人忘記痛苦的甜蜜,她的笑容溫柔得讓人窒息。也許她出現(xiàn)的年代已經(jīng)遠去,但是當你在黑夜里重溫她的音樂,那種安慰與甜美總是靜靜地溫存在你心靈的一個角落,不經(jīng)意地悄悄流出。  身份證上登記為本籍河北省大名縣的她,是最早獲得中國大陸聽眾肯定的臺灣女歌手。  在臺灣,鄧麗君的父親鄧樞是國共內(nèi)戰(zhàn)之后隨國民黨部隊遷徙臺灣的第一代移民,鄧麗君則被歸類為“外省第二代”。這個稱呼意味著她還不算是道地的臺灣人。但是,鄧麗君出生在臺灣的云林縣,一家七口隨著父親的部隊移防,幾乎住遍了全臺灣各個縣市。童年的鄧麗君居住在臺北縣蘆洲鄉(xiāng)(如今已升級為蘆洲市),同樣是個以臺灣本省人為主的農(nóng)業(yè)鄉(xiāng),以外省人為主的“眷村”屈指可數(shù),因此她從小會說流利的臺語(閩南話)。和許多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臺灣孩子一樣,她也上教堂,為的是領(lǐng)一袋面粉回家。在兩岸錯綜復雜的歷史糾結(jié)下,鄧麗君身兼臺灣人和外省人兩種既相關(guān)卻又矛盾的身份,她到底是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鄧麗君,以一襲旗袍裝扮紅遍全日本,對日本人而言,這個歌聲來自中國,她是一名來自臺灣的中國人。鄧麗君所擁有的多重身份也正是中國大歷史發(fā)展的綜合體。  探訪鄧麗君的故鄉(xiāng),老鄰居口中的鄧麗君,一如屏幕上的形象,待人和氣、謙虛。從小具有表演天賦的她,之所以步入歌壇,應該說是媽媽趙素桂刻意培養(yǎng)的成果。鄧家有五個小孩,只靠父親鄧樞一份薪水過活,鄧麗君輟學唱歌,在重視孩子教育的臺灣社會并不尋常,一方面這是她才藝的展現(xiàn),而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這更是鄧家為了改善家計不得已而為之。  鄧麗君出現(xiàn)的時間,正值臺灣經(jīng)濟迅速向上爬升之際,當時的臺灣民眾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經(jīng)濟能力追尋心中的偶像。鄧麗君出生臺灣本土但又橫跨地域的華人巨星特質(zhì),正好符合臺灣民眾期待飛揚的心情。而此刻臺灣民間的創(chuàng)作力雖然受限于臺灣當局“凈化歌曲”的大框架,但是也已經(jīng)積蓄了一定能量,此時的作品著重詞句的優(yōu)美,鄧麗君的歌,不僅曲調(diào)柔美,更是字字斟酌。有的則是直接為唐詩宋詞譜上新曲,可以說她的歌曲把詞句的優(yōu)美這一特質(zhì)發(fā)揮到了極致。  鄧麗君的歌不只在七十、八十年代風靡一時,三十多年來,她的作品已經(jīng)證明其持久性,以及啟發(fā)性。目前當紅的流行歌手王菲就不止一次表示,鄧麗君的歌是她音樂之路的啟蒙老師。而且,許多歌手也以能夠翻唱鄧麗君的老歌為榮。  除了作品本身,更為難得的是,在貶抑藝人的傳統(tǒng)觀念下,多年來鄧麗君從未受到演藝圈大染缸的沾染,她謙和待人、勤勉自持,更因為積極投入慈善活動等義演,重塑了藝人在廣大民眾心目中的形象。  在兩岸歷史糾結(jié)中,她也擁有一席之地。鄧麗君過世后,美國知名的《排行榜》(Billboard)音樂雜志詳細報道了鄧麗君的故事。文章形容鄧麗君“使海峽兩岸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即做到了文化統(tǒng)一”。  但其巨大的聲名則在她終生從未曾踏足的大陸故土。據(jù)稱,四十歲左右的大陸中堅一代,幾乎都是她的歌迷,而她的歌聲更是成為一代人的精神慰藉,成為大陸一代人用歌聲探觸世界的通行證。而每逢她的周年與去世之日,電臺的唱盤中就會響起悠遠的老歌,把他們拉回那個過去的時節(jié)。  聽鄧麗君的歌,回顧?quán)圎惥掖业囊簧簭氖臍q輟學步入歌壇,以金嗓子改善全家人的生活,二十多年推出上百張專輯;對愛情謹慎而低調(diào),縱使浪漫傳聞不斷,真正公開承認的只有郭孔丞那一段;她好強,縱使遭遇“假護照事件”的重大挫折,仍然從哪里跌倒從哪里站起,重新出發(fā)的她在國際上的成績更耀眼,并一舉穿透眾多中國人的心,成就華人女歌手典范。  |
|||
|
【關(guān)閉本窗口】 |
YingCheng.Net 應城在線 和你在一起 |
應城在線群號:28770248 QQ:434706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