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市政協主動請纓征編《應城六十年》 |
應城網 2009-8-25 |
|
|
|
|
|
應城網8月23日訊:“張主席,感謝你們編《應城六十年》,要不編這本書,我們那知計劃生育讓應城少生了40萬人……”8月10日,應城市計生局長楊清秀連連稱贊應城政協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為紀念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年,今年3月,中共應城市委決定征編《應城六十年》。六十年,對于現代應城發(fā)展來說,是一個不短的時間概念,有太多的事件值得追索,有太多的變化值得回味,有太多的經驗值得總結。要通過一本書集中反映出來,確實是一項不簡單的任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應城政協領導深知《應城六十年》征編任務艱辛浩繁,但仍主動請纓,力陳理由:“人民政協位置超脫,歷來實事求是,直言敢諫;人民政協的文史資料工作是一項富有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協特色的重要工作,由政協征編《應城六十年》,更能客觀、真實總結反映應城六十年變遷!
應城市委批準后,應城政協迅速啟動征編方案設計工作,并廣泛征求意見,最后形成“四性”征編原則:一是地方性,主要記載應城六十年大事、要事;二是開拓性,側重記載那些有轉折點、有重大推動力、有特色的事件;三是綜合性,有別于部門小史,綜合反映應城重大變化;四是典型性,少記載一些尋常史料,多記載一些典型事件。并據此設計了欄目和篇目,形成了征編方案,報市委領導審批。
“請高剛同志牽頭召開一次會議,部署《應城六十年》征編工作”。3月31日,應城市委書記謝思芳對征編方案給予了高度肯定,立即批示市委辦主任劉高剛全力配合政協開展相關工作。
4月13日,應城政協歷史上首次由市委牽頭的文史資料征編工作會議召開,要求各單位、各撰稿人認真盤點本部門、本單位的工作,反復對比、精心組稿,確保每篇文章記載的都是本部門、本行業(yè)最具特色、最值得一說的事和最能反映、最能體現六十年變化的內容。
會后,應城各部門、各單位積極以對后人、對讀者、對歷史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盤點歷史,實事求是組稿,還了不少歷史真相。市計生局通過采訪知情人、查閱歷史資料,首次發(fā)現應城計劃生育在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僅1970年至2008年的28年間,就少生人口415211人。市農委在組織《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和生機與活力》一文中,首次發(fā)現應城農村早在1970年就有包田到戶的做法,涌現了不少超賣萬斤糧的農戶,但由于沒有及時宣傳,他們的事跡未象“鳳陽縣小崗生產隊包干到戶”、“楊小運戶賣萬斤糧,只求購得一輛永久自行車”一樣出名。
應城政協領導對《應城六十年》編審工作十分重視,市政協主席張詩勤、政協分管領導從布置任務到督辦完稿,從審核到設計印刷,自始至終運籌全程。至7月初,《應城六十年》組稿任務基本結束,共收到稿件42篇,約45萬字。稿件絕大部分符合要求,但也有10多份寫成經驗稿、總結稿,不符文史工作要求。根據政協領導意見,全部返工重寫,直至符合要求。
稿件全部合格后,應城政協及時開展審稿工作。除文史委、分管文史的副主席逐篇、逐字審閱每篇稿件,還先后四次召開集中審稿會,請老領導、老同志、方志專家、政協委員、機關干部挑刺、找錯,盡可能將錯漏降得最低。
2008年8月4日,《應城六十年》初樣送呈市委、政府主要領導閱示。市委書記謝思芳看后,大加贊賞,并親自作序,稱“《應城六十年》是一部大思考、大總結的好書,實事求是反映了應城六十年奮進歷程,讀來讓人振奮。”
目前,《應城六十年》已進廠付印,預計9月15日前出版。屆時,應城政協將召開大型發(fā)行捐贈儀式,讓全市人民分享這一文化成果。(胡繼雄) |
【打印新聞】
【關閉窗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