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城市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情況調查 |
應城黨校網 2011-1-1 |
|
|
|
|
|
應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科長 吳 昊
一、應城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
文化體育設施是廣大人民群眾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近年來,應城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公共文化系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在加快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努力推進文化建設。加強領導投入,有效保護利用歷史文化,修繕文物古跡,建設新的文化體育設施,促進了城品位的提升和經濟社會的發(fā)展。
目前,應城城區(qū)有一團兩學校:楚劇團、業(yè)余體校、少兒藝校;三場二中心:應城廣場、場、火車站廣場和體育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三館兩公司:文化館、圖書館、博電影公司、新華書店;7個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全市有1 6個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193家農家244個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有民間文藝團隊27個。
二、應城市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作法
1.領導重視。應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近幾年,投資1200多萬元,占地面積120畝的應城廣場;投資360萬元修繕了應城孔廟;投資300萬元修繕了人民文峰公園、楊家臺休閑園、應城周總理紀念館等多處文化景點;投資1000多萬元,多功能應城會堂;投資30萬元,打造了100平米的移動演出舞臺。2009年5月4日,應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fā)了《加快推進應城市“農家書屋”建設的意見》,每年投入80萬元用于農家書屋的建設,其中20萬元用于農家書屋新書的購置,決定用兩間在全省率先完成一村一個農家書屋的任務。今年計劃建成農家書屋120個。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長,應城市鄉(xiāng)鎮(zhèn)文化事業(yè)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也有了較快發(fā)展,特別是文化基礎設施建得到改善,文化場所和文化活動環(huán)境大為改觀。例如,應城市長江埠辦事處大普村8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6975平方米,建筑面積660平方米文化活動中心。內設辦公室室、文藝排練室、圖書室、電子閱覽室、表演室、視聽室、乒乓球室,多功能活動個標準游泳池;籃球場;休閑廣場、健身場、門球場、網球場、電影放映場。為了解看書難的問題,該村利用財政支持和自己配套的資金,一次性新購買3.6萬元圖書、書柜,訂閱80多種報刊雜志,購買科技光碟200多盤,建成了有250平方米的農家書屋農民歡迎。每天前去借書、看書的村民在40人以上。
2.政策扶持。為了改造老電影院,建設湖北銀興應城電影城,市政府專門召開了由建設局局、國土資源局、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等單位參加的電影公司文化娛樂城建設調會,要求有關部門和單位依照上級關于文化建設的優(yōu)惠政策,對湖北銀興應城電目給予大力支持,2007年,引資2000萬元,建成了全省首個縣市級數字電影城---湖應城電影城;目前,湖北銀興應城電影城已成為我市惠民文化的標志性工程。
3.招商引資。2007年,引資200萬元,建成了金色年華文化娛樂城;引資400萬元,建成了文圖書應城連鎖店;引進武漢鼎潤投資有限公司投資3500萬元在湯池鎮(zhèn)開發(fā)打造了蜀渝等地的特色小吃、名優(yōu)特產、古玩字畫、民俗表演、演藝娛樂、仿古客棧、茶等于一體的仿古商業(yè)街。2009年市體育中心引資90萬元升級改造游泳池。通過招商建設了一批文體設施,極大地提升了應城城市的文化品味。
4.加大投入。2008年,應城市被列為湖北省首批29個資源共享工程建設試點(縣)市。為抓住這一優(yōu)惠政策,爭取到國家、省價值54萬元的電腦設備,市政府配套資金10萬立了應城市圖書館資源共享中心。還依托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在全市建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244個。近年來,應城市爭取省綜合文化站維修改造36萬元,維修改造了長江埠、楊嶺、湯池、郎君、天鵝、陳河、義和、楊河等8處鎮(zhèn)化站。積極向省體育局爭取資金、器材的支持,爭取到109套籃球架、乒乓球桌及配30萬元,全部發(fā)放到相關新農村建設試點村,為農民健身發(fā)揮了積極作用。2006年,省文化廳流動電影放映車和流動舞臺演出車各一輛,為送電影下鄉(xiāng)和送戲下鄉(xiāng)提供。今年,應城市投入300萬元,實施政府實事工程,建設全民健身場館27處,農民體工程點21個。
5.對口援建。在開展文化中心戶建設中,應城市文明辦印發(fā)了《關于在全市開展市直文明文化中心戶結對共建的方案》,精心挑選文明單位對口援建73個文化中心戶。在文戶的輻射帶動下,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正在逐步提高,文化中心戶如今成了豐富群文化生活的家園、致富奔小康的智力支撐、農村文化建設的旗幟。每年,應城市還市新農村工作隊為駐點村援建村文化室。
三、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應城市文化體育設施建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還存在著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財政投入不足、文化陣地和場館設施相繼缺失和萎縮,文化藝術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
1.城區(q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相對薄弱。1996年應城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化先進縣(市)時,文化基在孝感、乃至全省都是名列前茅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投入的不足,應城市部分文設施已明顯落后于周邊縣市,特別是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存在著生存和發(fā)展問題。
2.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后勁相對不足。長期以來,應城市文化藝術人才流失嚴重,導致人才隊伍接,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受到一定的制約。例如市楚劇團、市文化館在近幾年來,文化失,難以形成促進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四、建議和對策
1.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針,不斷推動文化事業(yè)的大發(fā)展大繁榮。2009委、省政府下發(fā)了《關于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意見》,要求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應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政策。應城市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文件精神,去年至今常委會兩次專題研究了關于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的工作,同意啟動我市文化體育基礎設。目前,市文化部門正抓緊制定規(guī)劃方案,啟動相關前期準備工作。同時,市委府應出臺《關于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意見》,爭取利用3-5年的時間,改善城鄉(xiāng)礎條件,初步形成以城區(qū)為中心、覆蓋全市城鄉(xiāng)、布局日趨合理、功能逐步完善的化服務體系。
2.積極拓展籌資渠道,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應城國家礦山公園經過近3年的前期籌備,已4月30日正式通過了國家評審,獲得了“國家礦山公園”的稱號。目前雖然與廣州中投資有限公司和廣東粵泰集團兩家企業(yè)簽定了《應城國家礦山公園合作開發(fā)備忘錄要進行更深一步洽談,簽訂正式協議,爭取早日上馬開工。
3.開展部門共駐共建,打造社區(qū)文化活動中心。組織市直部門對口援建社區(qū)文化活動場所個社區(qū)都有一個圖書室,一塊活動場地,一支業(yè)余文藝隊伍。
4.繼續(xù)爭取上級專項資金。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綜合文化站維修資金、資源共享工程資金書屋專項資金、送戲下鄉(xiāng)補貼資金、農民體育健身器材,同時給予配套資金支持。
5.積極發(fā)揮各種協會作用。建設文化大市,必須發(fā)動群眾全面參與,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成立攝影家協會、作家協會、音樂舞蹈協會、籃球協會、書畫協會、詩詞楹聯學會球協會、羽毛球協會、信鴿協會和《蒲陽花》雜志社,文體協會組織達到10個。通組織帶動各種文體活動的積極開展,促進群眾文化體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6.大力引進文化體育藝術人才。人才是文體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要用事業(yè)留人、用待遇留人情留人,為文體事業(yè)發(fā)展提供組織和人才保障,構建文體大發(fā)展的強大動力。 |
【打印新聞】
【關閉窗口】
|
|
|
|
|